如何保持皮膚的滋潤
正常皮膚表面存在一層脂質保護膜,能夠起到滋潤皮膚和防止水分喪失的作用,老年人由於皮脂腺萎縮、皮脂分泌減少從而導致表皮層水分喪失過度,容易誘發和加重瘙癢的產生。還有些人錯誤地認為,皮膚搔癢是由於皮膚衛生措施不夠引起的,因此經常用過燙的水配以殺菌香皂或鹽水洗澡。其實過燙的水加上肥皂等強鹼性化學製品,容易破壞皮膚的表皮及正常防護層,將會加重瘙癢。
保持皮膚的滋潤是預防搔癢性疾病的首要原則。在洗浴方面,水溫應保持在24℃-29℃為宜,同時洗浴時間不宜過長,一般來說,泡澡為15分鐘、淋浴為3-5分鐘即可,並應用潤膚露之類的護膚用品,這樣能減輕皮膚搔癢症狀。如果皮膚不是很油的話,以選擇中性的沐浴乳和香皂較佳,洗滌用品在身體上停留時間也不宜過長,洗後一定要沖洗乾淨,否則會傷害皮膚。洗完澡後,要全身塗抹潤膚露,這樣可以鎖住皮膚表面水分、緩解乾燥搔癢。
在飲食方面,辛辣、刺激以及海鮮類食品容易誘發皮膚搔癢,尤其應該注意避免煙、酒、咖啡以及過酸過辣的食物。秋冬季節空氣乾燥,容易導致正常皮膚水分喪失過多,因此經常飲水也可以適當補充體內水分,以舒緩皮膚的乾燥,從而減輕搔癢症狀,保持皮膚滋潤。
在治療方面,治療皮膚瘙癢症除了積極尋找病因進行治療之外,一般採取內用藥物治療,包括口服抗組胺藥、抗焦慮藥、補充性激素。亦可採用中醫內治,或是採用外用藥物治療,選用各種止癢性洗劑、霜劑、保護性軟膏及弱效或中效皮質類固醇霜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