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島

關島歷史

關島從1521 年麥哲倫於環遊世界一周航海途中發現島嶼,並於猶麥特克灣登陸。1565年西班牙宣佈統治,開始關島往後333年的西班牙統治時代。因此關島在查莫落的風 俗、習慣、宗教、生活中仍留著濃厚的西班牙色彩。後來以聖彼得神父為中心的耶穌會修道士首次來到關島傳教,天主教以及歐洲文化乃廣泛普及。延留到現在關島 仍有75%的居民為天主教徒,島內各村落都有教會,成為居民生活的基礎。經過西班牙300多年的統治後,關島於1863年的美西戰爭中成為美國領土,直到 1941年被日本軍佔領為止。之後又被美軍收復成為美國的自治屬地,一直到現在。

地理位置

關島位於北緯13度,東經144度,北臨菲律賓海,南濱太平洋,面積549平方公里,關島是馬里亞納群島中最北也是最大的島。

氣候

關島為典型的海洋性亞熱帶氣候,終年常夏,年平均氣溫約26度。可大概分為乾季(11~5月)與濕季(6~10月)兩個季節。濕季容易產生熱帶性驟雨。這種雨季也是在關島周圍發生颱風的季節(7~10月)。

地形

北部石灰岩地形為主,南部多為火山熔岩地形

語言

英語及查莫洛語為官方語言,日語、韓語、菲語、中國話也常被使用

時差

比台灣快兩個小時,即關島時間+ 2小時為台灣時間

貨幣

關島為美國屬地,因以美金為通用貨幣。此外,使用旅行支票、信用卡在關島也廣泛被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