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銷的排他性及階梯性
當競爭者在潛在顧客心目中佔有一個字眼或定位時,試圖去佔有相同的字眼將會徒勞無功。當人們的意念已經形成,就很難改變,努力要去改變競爭者已佔有的地位,反而會更強化他的地位。
雖然搶先進入潛在顧客的腦海應該是主要的行銷目標,但如果未能搶先出擊時,並不代表就是失敗,因為還是有適當的策略可供運用,產品本來就都是不平等的,所以在顧客腦海裏會存在一個產品階級,消費者以這階級做為採購的策略。
因 此行銷策略端視能多快進入顧客腦海,及其所佔據的層級而定,層級愈高當然愈好。消費者也利用自己對產品的階梯層級來決定要接受那些行銷資訊,所以行銷時 要先瞭解消費者對該產品的層級定位,而這階梯層級位置與巿場佔有率存在著某種關係,低一層階梯的品牌可能巿場佔有率只有上一層階梯的一半,反之則會多一 倍,也就是說巿場上領導品牌一定會遙遙領先第二品牌。
階梯的觀念很簡單,但很有威力,它可以協助處理行銷運作上的重大問題,所以在進行任何行銷計畫之前,先自問一下,在潛在顧客的腦海裡,是身處在那一個層級,是第一、第二或者根本就不存層級上,才能確保行銷計畫是實實在在地在面對階梯上的位置進行行銷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