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的行銷策略
大多數公司碰到行銷策略失敗時,都會試著去亡羊補牢,而不是斷然捨棄,並希望能透過重新組合行銷策略,即可挽救整個情勢。
其實坦承行銷策略錯誤而不採取任何補救措施,是很不好的,比較好的處理方式是儘早承認失敗以減少損失,但要個人承認失敗是困難的,因為這對於個人的前景是 相當不利。日本的公司比較會做到這點,去排除個人自我的管理共識,讓大家只是一個大決策裡的一小部分,所以就不會有什麼錯誤會大到足以影響個人前程的,要 說出我們都錯了,是比要說我錯了容易多了,這樣的無我運作方式,是日本公司精明的行銷方式,他們在犯錯時,會迅速認錯,進而採取必要的補救措施,在行銷策 略上持續精進。
若行銷決策者只先考慮其本身的前程,爾後才考慮到對競爭巿場的效果,所以在自身與全公司的利益間產生了矛盾,這樣的矛盾,會造成不敢冒險,因為中階主管只 會選擇安全的決策,以免妨礙自身的升遷,而坐擁高薪的高階主管,更不可能拿自己優渥的退休金去冒險,所以限制了很多可行的行銷策略。
所以當一個行銷想法被拒絶時,可能不是計畫本身完全不好或有疏失,而是因為沒有一個高階主管會因為它的成功而獲得自己可預期的利益,而一個好的決策應該是 以公司整體的最利益為考量才是上策,這也是為什麼行銷策略會招致失敗的原因。要突破這樣的行銷決策模式,應該要有工作團隊並且團結合作,再加上一名願意自 我犠牲的領導者,只是這樣的領導者難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