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核病防治方法
結核病預防措施
1.教導民眾認識結核病之傳染方式、防治方法,以便能早期診斷與治療。
2.改善居住環境,避免過度擁擠,以減少疾病傳染機會。
3.普及醫療資源,充實醫療設備,以方便病人,接觸者及疑似結核病患者之檢查、治療或住院。
4.增設公共衛生護士,做家庭訪視,以直接監督病人服藥,並安排複查,接觸者檢查及預防接種。
5.預防用藥的投與;主要用來預防潛在的感染轉變成臨床疾病。在沒有接種卡介苗的國家如美國,主要對35歲以下受到感染的病人及一些高危險群的病人 如 HIV感染、糖尿病、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等,給予INH一種預防用藥。在台灣地區,卡介苗接種相當普遍,預防用藥之措施目前已停用。
6.卡介苗的接種:卡介苗的效果目前雖仍有爭論,但它對小孩子結核性腦膜炎及原發性病灶散播之預防效果卻是大家所公認。一般而言,卡介苗的保護期可達10~20年,目前我國卡介苗接種的政策是:
新生兒:出生24小時之後,體重2,500公克以上之正常新生兒接種一劑卡介苗。
學齡前兒童:1歲以內之嬰兒直接接種。而1歲以上者先作T.T.,陰性反應時予以接種。
學齡兒童(一年級):
有疤者(已接種過卡介苗)不接種。
無疤者,先作T.T.,陰性反應時,予以接種,若為陽性,則追蹤傳染源。
7.撲滅傳染源:
以有效之抗結核病藥物治療病人。
結核病慢性開放性病人予以集中收容治療。
牛奶經高溫消毒、滅菌。
帶菌之牛隻,予以撲殺、焚毀。
病人之痰液及分泌物予以消毒處理。
改良工廠、礦場之工作環境、通風設備,預防塵肺症的發生。
對有長期呼吸道症狀者予以痰液及胸部X光檢查。